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徐州重型机械党委书记叫什么

徐州重型机械党委书记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9 点击:192次

赵立新的工作简历

1975.10―1978.02齐齐哈尔钢厂安装车间工人;1978.02―1982.02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冶金机械系轧钢机械专业学习;1982.02―1984.03第一重型机器厂设计研究院设计师;1984.03―1991.05第一重型机器厂设计研究院副科长;1991.05―1993.03第一重型机器厂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

1993.03―1994.04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1994.04―1996.01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

1996.01―1996.02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书记;1996.02―1996.09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

1996.09―1998.05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生产长;1998.05―2001.07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99.01-2001.03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在职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

2001.07―2001.10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2001.10―2008.12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2008.12―至今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哈尔滨政协成员。

王民的人物经历

心怀英雄主义情结 参军落选成煤矿工人

王民出生成长于充满革命激情和理想色彩的五六十年代,时代赋予王民英雄主义情结和敢于担当的气魄。 王民16岁报名去当兵,做一名军人一直是王民心中的梦想。 虽所有体检都顺利通过,但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下,王民因为有海外关系,政审不合格无法参军。 参军虽然落选,但英雄主义的情怀始终埋藏在王民心中,这在他开云体育全站app下载之后担纲工程机械企业领袖时的宏大格局与不凡抱负可见一斑。

之后,王民到徐州矿务局建井队做了一名煤矿工人。 他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从不拈轻怕重。初建的煤矿条件很艰苦,但16岁的王民和工人大伙一身泥、一身汗,没有路先修路,没有房子先住在老百姓家里、住在村庄里面,盖工棚、修路、拉石滚压路、下井挖矸石、开吊泵、开卷扬机。 经过两年多的摔打,青年的王民的身上多了一份坚毅和果敢、厚度与韧性。

突击队员车间入党 年轻有为走上领导岗位

两年多的煤矿生涯后,18岁的王民到徐工当了一名车床工人。王民回忆到:“那个时候最大的理想,是首先要争取在政治上进步,让党信任我,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努力工作,朝着加入中国共产党去努力!”在车间,王民和共青团支部组织了一个“青年突击队”,加班加点,承担了很多重要的生产任务,同时充分调动了车间年轻人的积极性。 进厂三年,王民完成三件事:入团,入党,被工人师傅和厂党委推荐去太原重型机械学院读书。

在太原重型机械学院三年的校园生活中,王民不仅埋头苦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因为出色的表现担任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和班级党支部书记。结束学习生涯后王民重新回到工厂,从技术员、工程师、车间主任一步步做起,1985年,31岁的王民任徐州市最大的企业——徐州重型机械厂的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走到了徐工集团领导的重要岗位。 1992年9月起,王民在江苏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做了一年的硕士研究生脱产学习,进一步积累了扎实的管理知识基础。

大刀阔斧改革徐工积弊 专项治理树清风正气

正是这些少年先进、一直是骨干并倍受组织培养重用的不同寻常的职业轨迹,以及几十年如一日专心专注于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王民走到了领导徐工集团走出困境、走向全新发展的前锋。1999年,王民接任徐工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一年后又接任董事长,成了徐工的掌舵人。

当时徐工面临的资产不良、管理混乱、人心不齐等问题已经十分突出。王民带领徐工从转变作风入手,大力实施“七项专项治理”,厉节治奢,从小金库、差旅费、公款消费、干部超标购房、办公楼装修、电话费支出、汽车使用等七项来集中清理。国企中最敏感、最关键的就是人的改革,可以想象这一举措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但凭着一心搞好徐工的正气、坚定的行事风格和广大干部员工的赞同与支持,让此举顺利推行,且收效非常明显,有力地驱动着徐工这头“负重的奔牛”克难前进的脚步。

当年徐工经营状况得到迅速改善,走出了连续多年经营规模徘徊在20多亿元的局面,当年营业收入一举突破30亿元,此后一路攀升,2003年超过100亿元,成为行业和苏北地区首个“百亿集团”。上级纪委及中纪委十分肯定徐工七项治理的经验,认为是国企作风建设的一面旗帜。

勇气坚韧为人表率 凝聚倡导徐工独特文化

在王民的执掌下,徐工连续26年位居工程机械行业中国第一,并于2012年跃居世界第五,与全球工程机械最优秀的企业同台竞技。王民把徐工集团的成功因素总结为:前瞻未来、果敢准确的战略决策,诚信坚韧、大气厚重的企业文化和坚韧顽强、锐意创新的人才队伍。在王民执掌的16年间,徐工用以感召、集结、凝聚这一代代人的大旗,始终是那看上去磅礴无比的九个大字“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

对于王民而言,共和国的早期历史与其个人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那样一个历经苦难却又充满理想激情的时代已楔入他的生活。因此,王民大力倡导企业和员工要有理想信仰、有担当情怀、有民族情结、有国家利益和产业抱负追求,并把徐工的企业文化凝结为“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及“诚信、尊重、创新、奋斗”的核心文化。

王民还把对公司干部的要求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忠诚信用、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为人表率。他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锤炼了一支敢于担当、创新开拓的干部职工队伍,以一贯到底、勇往直前的执行力攻坚克难,矢志前行。这些都是徐工最朴素、最务实的企业特质,成为徐工在艰难险阻中历练成钢的文化根基和实力底气。

执着坚守工程机械主业 矢志登顶进军全球行业前三强

“坚决不能等别人革我们的命,我们要自己设计,掌控和创造未来”。在王民的带领下,面对经济环境的趋势变化,徐工勇于求新、求进、求发展。从“七项专项治理”到“三项制度改革”,从归核剥离56家小公司到“大船变舰队”,从“瘦身轻装一体化改革”到徐工机械整体上市,从“内销放权、外销集权”到“国际化三步走”,从“三个更加注重”到“三个全面突破”,徐工始终锐意求变、行稳致远,推行深层次的全面改革,推动产业结构、管控机制和商业模式的改革,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探索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调整制约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优化的各种要素。

作为在任时间最久的董事长,王民与徐工勇立时代潮流的风口浪尖,与自己、与对手、与市场不断过招,王民扛住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带领徐工突破重围、冲向工程机械最顶峰。 徐工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一举收购混凝土企业德国施维英公司。主要指标持续居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五,系列肌体健康指标持续向好,千吨级履带起重机和全地面起重机、最高百米消防车实现批量出口,巴西工厂投产和在德国、美国研发中心重大创新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在巴西、俄罗斯、中亚、中东、澳洲市场份额持续居全球行业前三位,同时徐工文化与正能量向用户和全社会源源不断地传输,这都标志着徐工在全球产业的品牌美誉、实力优势和积极影响在持续积淀提升。

2011年4月以来,工程机械产业出现了历史性的波动,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混凝土设备等重要板块持续收缩。但奋战在工程机械行业45年的王民却理性、坚定地指出,市场环境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坏,转型升级后的工程机械大有可为。王民高举“坚守主业”的大旗,进军全球行业前三强是“徐工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徐工信心满满,坚定前行,矢志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贡献一个源自中国的世界级品牌。

徐工集团老总是谁

姓 名: 王民

国 籍: 中国

出身年份: 1953

性 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最高学历: 硕士

毕业院校:

职称和证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经历: 王民,男,汉族,山东昌邑人,现年49岁。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1970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以来,历任徐州重型机械厂工会主要负责人、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营销公司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徐州装载机厂厂长、党委副书记,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铲运机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

李坚的个人履历

1970年6月—1976年5月,徐州电解化工厂电石车间工人;

1976年5月—1977年7月,徐州电解化工厂团委副书记、书记;

1977年7月—1979年9月,徐州市化工局团委副书记(借调);

1979年9月—1982年9月,徐州市化工局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2年9月—1984年7月,徐州教育学院干部中文专科班学员;

1984年7月—1985年1月,徐州化工机械厂党委副书记;

1985年1月—1989年1月,徐州化工机械厂党委书记;

1989年1月—1990年9月,徐州化工机械总厂厂长兼党委书记;

1990年9月—1991年7月,徐州化工机械总厂厂长;

1991年7月—1992年5月,徐州市经济委员会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

1992年5月—1993年12月,睢宁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1993年12月—1995年11月,徐州市贾汪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

1995年11月—1996年3月,徐州市矿区区委书记;

1996年3月—1998年3月,徐州市九里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书记;

1998年3月—2001年7月,徐州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1年7月—2002年1月,徐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2年1月—2004年5月,徐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兼市投资总公司党组书记;

2004年5月—2005年1月,徐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3年2月—2004年7月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市场经济与国内外经济贸易研究方向学习);

2005年1月—2005年12月,徐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5年12月起,任现职。